作者: 日期:2024-11-29 点击数:
华夏传播研究杂志简介
a.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文稿中物理量及其单位、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必须区别明显。
b.来稿一律要求使用电子文档,以Word文档为佳,可以E-mail方式投稿,并注明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联系方式。
c.附录内容较少,与参考文献排在同一页;如出现内容较多,则另起一页。附录的字体为12磅,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附录内容格式要求与正文一致。
d.获基金及获奖稿件: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e.务必在文中引用处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参考文献序号。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参见GB/T7714-2015。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给出,3人以上只写前3名,后加“等”。
f.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g.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来稿题目限20个字以内,副标题不超过18个字;内容提要字数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5个,以分号隔开。英文标题需注意大小写问题,英文关键词统一小写(本当大写的单词除外)。
h.来稿文责自负,依照的有关规定,编辑部保留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的权利,不同意改动者务请注明。
i.正文文字:字数以5000字至8000字为宜,文章需要聚焦于艺术领域现状,对当下的现象、未来的趋势做出有深度、有立场的中肯评论,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语言凝练、内容扎实。
j.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华夏传播研究(半年刊)知识丰富,内容广泛,贴近大众,自2018年创刊以来广受好评,注重视角的宏观性、全局性和指导性,在业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和良好口碑。本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内容覆盖传播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如传播理论、传播技术、传播政策、媒介文化、新媒体与数字化传播、公共关系、广告传播、跨文化传播等。它不仅关注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的发展变化,也紧密关注新兴媒体平台以及数字化技术对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的革新。
它办刊宗旨是“中华文化立场,全球传播视野”,旨在高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积极参与中西文明对话,充分汲取全球传播的成果,从而熔铸出华夏传播学。该集刊不仅揭示中华文明传承的奥秘,也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共生交往提供理论指导。对于有意向投稿的作者,杂志有一系列详细的投稿要求,包括文章摘要、图表格式、参考文献等,确保文章的质量和格式符合出版标准。这些要求体现了杂志对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