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24-11-29 点击数:
环境社会学杂志简介
a.基金项目:如果论文是项目成果,请按“项目名称(项目号)”的形式写出。项目名称与项目号两者都要有。
b.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真实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精练通顺。
c.来稿注明作者简介,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一),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省及市、县),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或主要从事的工作,供职单位任职。
d.注释用于对文章正文作补充论说的文字,采用页下注,注号用①②③;参考文献用于说明引文出处,采用文末注,用[1][2][3]顺序标注。
e.来稿需符合上述文稿规范,否则不予审稿。请勿重复投稿,请勿一稿多投,稿件录用后不能撤稿,否则后果自负。
f.标题层次:本刊采用1,1.1,1.2,2,2.1,2.2,3,3.1,3.2,3.3等表示标题层次,书写时一律左顶格。
g.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不出现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和缩略语。篇幅一般不超过300字。并附英文摘要。
h.文中插图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标明图序与图题;表格应结构简洁,尽量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添加辅助线,要有表序与表题。
i.参考文献: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句末上角标出,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j.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围,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意义以及前人的主张和学术观点,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研究范围和技术方案等。
环境社会学(半年刊)知识丰富,内容广泛,贴近大众,自2022年创刊以来广受好评,注重视角的宏观性、全局性和指导性,在业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和良好口碑。其主要目标是搭建一个探索真知、交流共进的学术平台,推动中国环境社会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该集刊特别注重发表基于中国经验、具有理论自觉的环境社会研究成果,同时欢迎涉及环境与社会议题、具有学术创新和方法应用适当的学术文章。
该刊涵盖了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多个方面。例如,在2022年秋季号(总第2辑)中,包含了如“环境社会研究之三维:环境正义再诠释”、“环境社会的‘中国时代’”等文章,探讨了环境正义、中国环境社会的发展趋势等主题。而在2023年第1期(总第3期)中,则聚焦于“水与社会”的主题,探讨了如“传统水域的治理研究”、“苏南地区生态转型下社会‘自组织’的演变与思考”等议题。总的来说,该杂志是一本专注于环境社会领域,特别是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学术集刊,旨在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