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客服电话:400-1234-8888

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管理论文

世界经济受疫情冲击挑战加大

作者: 日期:2022-05-27 点击数: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2020年世界经济在慌乱中陷入深度衰退。展望2021年,恐慌不再但不确定性犹存,世界经济将在坎坷中疲弱复苏,在动荡中加速调整,其中五大趋势值得关注。

  一、世界经济将呈现疲弱非均衡增长态势

  疫情推动世界经济陷入二战后最严重衰退。据IMF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下降3.5%,主要经济体除中国外均为负增长。

  展望2021年,世界经济有望在低基数基础上恢复性增长,但复苏力度和稳定性仍将受制于疫情防控成效。目前看"二次疫情"多点暴发,新冠病毒发生多起变异,疫苗普遍接种尚面临供给、技术、接种意愿、疫苗分配等多方面挑战。世卫组织专家组预计全球疫苗接种到2023年底才能完成,由此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全球需求和供给均将继续承压。此外,中美经贸摩擦年内出现重大缓和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拜登政府可能会在气候和疫情等领域寻求合作。总体看,2021年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而受疫情控制能力、疫苗接种进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差异性影响,各国经济复苏步伐快慢不一。

  IMF在2021年1月发布预测更新中指出,202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回升至5.5%,2022年降至4.2%,中期逐步放缓至3.5%左右的水平。分经济体看,IMF预测2021、2022年发达经济体增速分别为4.3%和3.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分别为6.3%和5.0%,后者比前者分别高出2.0和1.9个百分点(表1)。

  世界银行在2021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在控制疫情蔓延并大规模推广疫苗接种的假设情景下,按市场汇率测算的全球经济增速2021年有望达到4%,2022年为3.3%,但疫情深远影响将使世界经济长期低于疫情前的趋势。

  二、全球金融稳定短期风险基本可控但长期风险大幅上升

  受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在2020年3月陷入恐慌,美国股市10天内发生4次熔断,避险资金涌入推升美元指数升至年内高点。随着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央行通过超强度非常规货币政策释放天量流动性,辅之政府财政大力度纾困举措纷纷出台,全球资本市场快速企稳。美国三大股指在年内创下了100多个收盘纪录,日本、中国等股市成绩不俗(图1);与此同时,美元指数震荡走低,全年下跌6.7%,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升值6.3%,而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纷纷贬值(图2)。

  展望2021年,全球金融市场仍面临诸多利好因素支撑:一是世界经济修复式增长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二是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仍以托消费、托投资、托市场为主基调,为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政策和流动性支撑,包括新的纾困计划还会陆续推出,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美联储零利率将维持至2023年,欧央行再融资负利率操作将延至2022年6月,美欧日等主要央行继续通过购债计划扩表。全年看,尽管不排除个别新兴经济体风险暴露引发局部市场动荡,但受上述利好因素支撑,全球金融市场有望维持基本面繁荣,发生剧烈动荡风险失控的概率不大;预计美元指数将在90上下低位震荡,较2020年5月所创102高位相去甚远。

  中长期看,全球金融市场隐性风险正在急剧上升。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和超宽松货币政策大幅推升政府、企业和家庭债务。据IMF统计,2020年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升至124%,比2019年上升20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债务较2019年上涨9个百分点至61%。国际金融协会预计全球总债务在2020年底将达到277万亿美元,为GDP的365%,较2019年322%高出43个百分点,再创历史纪录。高债务导致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巨额流动性使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金融脆弱性与宏观政策联动性增强,既约束了未来宏观政策调控空间,亦使主权债务问题、非金融企业债务问题、股市泡沫等成为可能触发金融危机的雷区。与此同时,在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财政赤字高企、美元流动性泛滥等因素推动下,美元指数将继续呈现长期贬值趋势。

  三、世界经济加快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

  2020年,主要经济体普遍将绿色复苏作为重大政策关注点。欧盟2020年5月推出7500億欧元复苏计划,其中将25%的资金用于建筑翻新、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源、清洁交通等,同期欧盟还出台2021—2027年总计1.1万亿欧元的中期预算提案,计划未来7年在环保领域投入5500亿欧元。气候透明度组织发布的《气候透明度报告》预测,2020年G20国家与能源相关碳排放将比上年减少7.5%,其中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是重要原因,但各国"绿色刺激计划"取得显著成效也做出重要贡献。2020年,欧盟、韩国、日本及其他110多个国家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首次提出"2060碳中和"目标,12月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发表书面声明,再次承诺美国重回《巴黎协定》、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联合国预计到2021年初,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65%以上、占世界经济70%以上的国家将对碳中和做出颇具雄心的承诺。可以说,疫情后绿色复苏开启了全球经济加快向低碳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2020年同样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疫情推动更多的企业运营、学校教学、日常生活娱乐、社会管理等通过互联网进行,各国纷纷采用追踪移动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部分国家互联网流量增速高达60%,疫情推动了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数字转型,推动全球加快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各国政府紧跟时代大趋势,纷纷将人工智能、区块链和5G基础设施等新兴数字技术纳入首要政策议程。《经合组织2020年数字经济展望》指出,到2020年年中,全球已有60个国家制定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奥地利、西班牙、韩国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发布了5G战略,中国、澳大利亚、德国、印度、瑞士等国家发布了区块链战略。目前看,未来各领域将更加依赖数字技术,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与合作成为疫情复苏新动能。不过,随着经济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数字鸿沟、隐私、数据安全、消费者保护、大型科技公司市场垄断或违法滥用市场主导地位等已成为各国面临的迫切挑战,未来几年各国政府在用户隐私、平台内容和反垄断等方面的规范都会加强。

  四、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特点新趋势

  首先,多边合作难有建树。2021年,应对疫情仍是各国首要任务,多边合作很难纳入其政策核心议程,预计WTO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等难有实质性进展。若美国新政府兑现承诺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多边合作可能会有所斩获。

  其次,区域和双边合作继续高歌猛进。2020年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英国—日本FTA、英国—新加坡FTA、中欧投资协定等区域和双边协定纷纷签署。预计2021年将有众多区域和双边协定或签署或升级或扩容,包括美欧可能重启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英国将加快签订更多双边及区域协定、CPTPP扩容等等。目前看,区域及双边协定签署速度在加快,其条款均纳入知识产权、环境、电子商务、政府采购、劳工等新规则,并向更"先进"或"高水平"方向推进。区域贸易协定已成为争夺国际经贸新规则主导权的重要平台,扩大朋友圈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最后,全球金融治理面临新挑战。近年来,金融科技、气候变化等非传统议题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国际社会已着手积极应对。2020年,疫情加快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如何加强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微观审慎监管以及对整个金融科技活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如何管理数字货币对全球性金融基础设施的冲击以及如何应对加密货币引发的广泛政策问题等对各国金融监管者带来紧迫挑战。与此同时,国际货币竞争开启新模式。2021年1月,美国货币监理署批准美国银行使用區块链和稳定币新技术,力求在数字货币时代巩固和增强美元霸权,随着更多央行推出数字货币,国际金融格局重构的速度和力度可能超乎想象。

  五、收入差距加大埋下社会动荡隐患并推高地缘政治风险

  疫情多维打击加剧了社会、经济和性别不平等,使全球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

  首先,大规模失业重创全球减贫事业。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报告,2020年1—10月,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失业率升至10.6%,参与率降至57.2%,失业人数高达3010万人,另有约有2300万人暂时脱离劳动力队伍;亚太地区2020年约有81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其中青年人在总就业损失中所占的份额是其在总就业中所占份额的3至18倍,大多数国家女性工作时间和就业率下降幅度大于男性。大规模失业不仅导致中等收入群体大幅缩减,更将低收入群体推向赤贫。IMF指出,2020年全球或有多达9000万人加入极端贫困行列;UNDP研究显示,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30年可能会让另外2.07亿人陷入极端贫困。

  其次,不同经济体发展水平差异加大。拥有相对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财政纾困能力强、经济与社会韧性大的国家经济恢复快,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国家经济修复面临重重困难,与其他国家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

  最后,各国国内财富鸿沟急剧扩大。疫情加大了行业鸿沟,大型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业及互联网平台等疫情受益者获取巨额收益,宽松货币政策推动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强化了财富集聚,加大了劳动者收入K字型趋势。目前看,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贫富差距极化现象加重,暗流涌动的不满随时都会爆发。

相关论文推荐